中国加入ICC历程
中国国际商会加入国际商会(ICC)历程
中国加入ICC的艰辛历程,和中国加入WTO一样坎坷,八年入会历程,贸促人的不懈努力!
1979 | ICC同CCPIT开始同接触。 台湾:“ICC中华民国国家委员会” CCPIT:只能以中国台湾省团体会员身份加入ICC |
1979 | ICC降低台湾会员地位,名称不变。 CCPIT:不予接受。 |
1981 | (UN)ICC:将台湾降低为不代表国家的团体会员, 名称为“ICC台北中华商业理事会”。 CCPIT:“ICC中国台湾商业理事会” |
1985 | ICC拜会CCPIT,提议建立ICC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络委员会。 CCPIT:不接受。①中国理应为国家委员会;②台湾不应有国家委员会地位;③只能使用中国台北或中国台湾。 |
1986 | CCPIT郑鸿业副会长访问ICC总部,表示台湾会员名称应改为“ICC中国台北商业理事会”,CCPIT作为国家委员会加入ICC。 ICC: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,加入ICC国家委员会与章程不符。提议成立过渡机构:中华人民共和国/中国贸促会—国际商会合作委员会。双方签署联合声明。 |
1987 | ICC主席拜会CCPIT,ICC表示要用3个月解决台湾名称问题,推进CCPIT入会。 |
1988 | 3月,郑鸿业副会长访问巴黎,举行第二次双边高级会晤。CCPIT要求ICC履行承诺。ICC提议成立:中国贸促会—国际商会合作委员会。CCPIT不接受。 |
1988 | 6月,ICC执行局会议通过将台湾名称改为:ICC中华台北商业理事会。 |
1988 | 中国贸促会使用中国国际商会名称,以推动加入ICC的历程。 |
1989 | 北京政治风波,ICC以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不再讨论中国入会问题。入会被搁浅。 |
1990 | 4月,王守茂副会长访问巴黎。 |
1990 | 6月,CCOIC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出席ICC30届大会。 |
1990 | 9月,CCOIC与ICC合作,召开商业惯例研讨会。 |
1991 | 郑鸿业会长赴巴黎出席ICC执行局会议。 |
1991 | ICC宣布成立“ICC-CCOIC合作委员会” |
1992 | ICC-CCOIC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。朱镕基副总理接见代表团成员。 |
1993 | ICC-CCOIC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巴黎召开。郑会长呼吁ICC尽早解决中国入会问题。但在此会议前,中国代表团受到刁难。ICC表示,因对中国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仍有疑问,不同意中国以国家委员会身份加入。 |
1993 | 10月,ICC第31届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办,ICC同意中国以国家委员会的身份加入 ICC。 |
1994 | 7月,国际商会—中国国际商会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李岚清副总理接见全体成员。 |
1994 | 11月, ICC理事会一致通过关于接纳中国国际商会牵头,171个单位组成的中国国家委员会。 |
信息来源:
ICC